当前位置: 首页>关注 >

学区房退烧,“上学难”缓解

2023-02-15 10:14:01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片)

尽管距离秋季入学还有一段时间,但一些地方的家长已开始为孩子的入学问题担心起来。近日,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在广州,有上百所学校学位出现供给紧张。这样的情况在成都、长春、南昌、大连等地也出现。一些地方甚至发出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人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100%。(2月13日《中国新闻周刊》)

学位预警,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资源格局被打破,学区生源数量超出了学校的招生预期和接纳能力。近年来,学位“挤破头”已频频在多地尤其是一些重点城市上演,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学校却呈现出“空心化”趋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这并非数量问题,实则是部分学区人口扎堆剧增,适龄儿童学位需求急速扩大,导致的教育资源结构性不均衡。

学位预警出现后,如何靶向发力、精准应对至关重要。在我国,入园入学往往与户籍、入住情况“紧密绑定”,极大压缩了家长的决策空间,就近入学和搬迁择校是最主要的选择。而民办学校收费高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并不在多数家长的考察范围内。缓解“上学难”,建好学校、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是当务之急。但一些地方担心新建学校后,次年出现因适龄学生减少的闲置问题,便退而求其次,采取扩大班额的“应急”办法,想方设法把孩子“一塞了事”。这不仅违反相关工作规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等相关规定,更是不折不扣的短视行为。因此,必须要持续扩充学位,从根本上破解“学位难求”的难题。当然,新建学校必然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向非营利民办学校阶段性给予生均拨款,或直接购买学位,提供给适龄儿童,不失为折中之计。这并不违背现行教育政策精神,还可合理定位民办义务教育的新功能,探索义务教育多元办学模式,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新建学校的规划,有关方面也应秉持科学导向,统筹考虑安排。为促进当地教育的均衡发展,避免学校间拉开过大差距,不妨遵循“小校小班”建设原则,推行小班化、精品化教学。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为适龄入学人口变化、适度调整班额留下一定“裕度”。

从出现“紧张”的学校名单中以名校居多,且较往年有一定的延续性,也可管窥“学区房情结”“拼房子上学”的非理性预期,加速了“最难上学年”的出现。长远来看,缓解学位供给紧张,还要多方施策、善作善为,比如将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解除名校与邻近住房的“紧密绑定”,同时调整招生录取方式,把“牛校”垄断的蛋糕部分分给普通学校,为“学区房热”“内卷化竞争”退烧等等,这些措施本质上也体现了当前学区改革的重要导向。当购买学区房不再稳保孩子进“牛校”,不买同样有进“牛校”的可能,多地学位告急的现状或有望得到缓解。 (济南日报 作者:孔德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新建学校 当务之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