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关注 >

关于“代糖”的秘密丨健康总动员

2023-07-11 11:55:54 来源:今日闵行

近年来各种主打0蔗糖的饮料风靡市场成为控糖人士的新宠到底何为“代糖”?它真的可以实现“吃糖自由”的心愿吗?

本期嘉宾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营养学博士汪正园


(资料图)

关于代糖

1879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糖精钠,代糖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提取合成工艺的发展,代糖的种类日益丰富,主要分为3类: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糖醇类是将糖分子上的醛基或酮基还原成羟基而获得的低消化性化合物。●天然甜味剂大多数是植物提取物。●人工甜味剂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和热稳定的特性。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代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行业,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也约定了可用于食品加工的代糖种类,主要分为3类:糖醇类(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乳糖醇、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D-甘露糖醇和异麦芽酮糖)、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和索马甜)和人工甜味剂。

代糖的优点

▲能量低天然糖类(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热量为16.74kj/g。市场上常见的代糖具有不提供或只提供很少的热量,高甜味的特点。《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指出,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三氯蔗糖和甜菊糖苷产生的热量几乎为零;阿斯巴甜每克产生12.56~16.74kj的热量,但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同等甜度下,用量非常少,产生的热量可忽略不计;糖醇类每克产生6.70~10.88kj的热量,其中赤藓糖醇每克仅产生0.879kj热量,但它们进入人体后几乎不会参与代谢,被人体吸收的热量极低。

▲提高饮品感官性能部分代糖不仅可替代蔗糖的甜味,还可增加特定饮品的风味,提高饮品的感官特征。将安赛蜜、甜菊糖苷和罗汉果甜苷分别添加到红茶和原味酸奶中,与添加蔗糖相比,均可突显红茶本来的苦味,降低酸奶甜味刺激;将甜菊糖苷和罗汉果甜苷分别添加到巧克力牛奶中,均可激发巧克力本来的苦味。在益生菌酸奶中添加罗汉果甜苷,可显著增加干酪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对数含量,获得较高的感官属性得分。

▲不造成龋齿过多摄入含糖饮料是造成龋齿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多数代糖不能被口腔细菌有效利用,产生较少的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酸副产物。木糖醇和赤藓糖醇可通过减少唾液流量和牙菌斑酸来抑制口腔中细菌的数量,在预防龋齿中发挥重要作用。4种人工甜味剂(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钠和三氯蔗糖)对生物膜致龋潜力的影响研究显示,与同等甜度的蔗糖相比,4种人工甜味剂均可抑制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与产酸能力,并减少生物膜形成,而变形链球菌是牙菌斑的主要成分,也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

代糖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肥胖虽然理论上代糖干预有利于体重控制,但其作为长期体重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仍然受到质疑。有研究显示,代糖饮料可能会增强对甜食和饮料的渴望,从而导致肥胖。研究发现在神经通路排序中,甜味的优先级高于咖啡因等成瘾物质,频繁食用代糖,其高强度的甜味可能会过度刺激甜味受体,使人体味觉恢复到婴儿状态(对复杂口感耐受有限),久而久之人体发现高饱腹感低甜味的食物(如苹果、蔬菜和豆类)不够有吸引力,低甜度的食物不能满足味觉,增加对高甜度高能量食物的欲望,降低整体摄入食物的质量,导致能量摄入增加和体重增加。

●糖尿病近年来,在人群研究和体内外实验中均发现了特定代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但潜在的长期健康影响仍需继续探索。

一项动物实验将4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饮食组(摄入能量的12%来源于脂肪)和高脂饮食组(摄入能量的60%来源于脂肪),两周后,再次随机分为阿斯巴甜组(每天摄入阿斯巴甜5~7mg·kg-1,该剂量相当于人每天喝2~3瓶阿斯巴甜饮料(330mL·瓶-1))和饮水组,持续8周,与饮水组相比,实验组不管是正常饮食组还是高脂饮食组糖耐量均受损,这提示长期大量食用阿斯巴甜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诱因。基于现有证据非糖尿病人群大量摄入代糖可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对于糖尿病人群摄入代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需更多的研究支持。

●肠道微生物群代糖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可能与其来源有关。天然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可与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增加有益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从而能预防和联合治疗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疾病。

●高血压多项研究发现,尽管用代糖饮料代替含糖饮料可减少糖摄入量,但代糖饮料消费与高血压的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023年,《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包含4147人的研究表明,赤藓糖醇既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又能促进血栓形成,血液中赤藓糖醇水平较高的人,罹患心脏导致的重大疾病风险会升高。代糖对人体高血压主要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起心血管事件,相关机制暂时不清楚,可能与食欲失调和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全因死亡率过量摄入代糖可能会增加早死风险。欧洲十国软饮料消费和死亡率的研究表明,饮用代糖饮料≥500mL·月-1者死亡风险是<250 mL·月-1者的1.26倍[64]。2020年的一项Meta分析(含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人数为66.5万,中位随访19.7年)也表明,代糖饮料摄入每增加250mL·d-1,全因死亡风险会增加6%。

现有证据显示,应不能简单认为代糖食品是含糖食品的理想替代品,应引导大众正确认识代糖食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强新资源食品或新型食品的研究,期望找到能在减少添加糖对健康危害的同时不引入更多潜在危害的食品。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关键词:

推荐内容